
竹子作为一种环保可再生资源,具有高强度、耐用性和可持续性,兼顾了经济与环保,成为替代塑料的理想选择。竹子生长速度快,易于再生,而且在竹制品的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远低于塑料,符合绿色低碳的发展趋势。竹笋壳制作的一次性餐具,在餐饮外卖市场供不应求;竹缠绕管廊等产品,在一些市政工程中推广应用;竹制集装箱底板防水且不易断裂,逐渐成为行业新宠,在推进绿色发展的当下,竹子这一古老物种,正因科技赋能而创造更多替代塑料的可能。 数据显示,在全球已知的1642种竹类植物中,我国有857种,占52.2%,全国竹林已达701万公顷,占全球的1/5。截至2021年,云南省共有竹种39属282种,种类资源占全国50%以上,现有竹林62.38万公顷,其中绝大多数是天然竹林,天然竹种类型、 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以竹代塑”在我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云南在竹资源方面家底丰厚,用好竹林资源,发展“以竹代塑”也成了云南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2021年度云南省竹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在政策扶持、资金支持、项目带动、技术支撑下,云南竹资源不断得到开发利用,竹产业已经成为政府大力推动企业和老百姓积极参与的绿色富民产业。如今,云南不断探索竹资源开发,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竹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提升竹产品综合竞争力;强化科技创新,搭建科技支撑体系。一头连着产业发展,一头连着低碳环保,云南充分发挥气候、竹种和产业经济的优势,进一步探索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措施。随着“以竹代塑”的不断推进,云南竹产业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免责声明】本平台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将注明出处且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本公众号平台不负任何责任。以上声明内容的最终解释权归本公众平台所有,本声明将适用本平台所有时间分享与转载的文章,谢谢您的合作!
